【181】看大方向,才能走得更远

作者:Stacy 分类: 工作技能 发布于:2015-11-2 23:14 ė2201次浏览 60条评论

进入11月之后,明显进入忙季,这会加班才回来,觉得一天下来脑袋已经不转了,反应都要慢半拍。很多时候其实是想好好打理一下公众号,做到每天更新的,但是后来发现,职场上学到的一些东西,刚遇到的时候,可能是消化不了的,得放一放,时间久一点,然后遇到某件事,忽然就明朗了,也许曾经困扰的苦恼的,都会有答案。所以,还是想静下心来思考慢慢写,有积累有沉淀,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之所以这两天有这种感悟,是因为这两天看到一些事情,或者和朋友聊起来,想到了以前的自己也曾经经历过这些,道理也明白个大概,但明白不等于领悟,比如二八定律。

有小盆友Z新来没多久,大家分配零散的任务,觉得也不是很多,可是往往Z要加班很久。一开始以为可能是不够熟练,想着也许熟练就好了,后来发现情况并没有太多改观。

小A几次接触之后发现,小Z哪里都好,表格确实也整理得整整齐齐,但是问题在于,过于追求完美主义。这句话说起来好像在面试中那句问烂了的话,“你觉得你的缺点是什么?” “是过于追求完美。”看上去好像很巧妙地把问题避开,间接夸了自己,其实如果真这样的话,在职场上有时还真是致命的缺点。

比如小A分派一个任务的时候,就会告诉Z,这件事情不是我们主导,只需要配合整理一些内容就好,内容方面只需要把非常重要的一些分类给贴出来,省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去做另一件事。这句话其实有3层意思:

1. 这件事priority并不是很高。

2. 内容方面,重要的分类就足够了,无需面面俱到。

3. 另一件事相比更重要,priority更高。

之后小A问起来,发现Z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在priority不高的那件事的细枝末节上,而更重要的事情暂时就还没有做完。Z说自己有些完美主义倾向,想把事情做得完美。

确实刚工作不久的话,都会这样,但是看大方向,不死抠细节不放才能走得更远。很多公司在招聘管理层级别员工的时候,除了经验,还有一条区别于普通员工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思维的层面是不是够高,能否全面、带有一定高度地看问题,其实这就是思维的格局。如果一个候选人,经验丰富,但是思考问题还是只看到短期、眼前的,也只是一个熟练工而已,无法企及管理层的高度。

刚工作的时候确实需要养成一些类似细心的好习惯,但随着工作经验增长,一定要学会放弃一些东西,才能轻装上路,因为能力增强,老板的期望也会更高,任务是一点点变难加强的,会视你的能力强弱,逐渐扩大你的负责范围,也就是scope。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像上述的例子,权衡一下优先级不是很高的话,整理主要内容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任务的80%,并且也就够用了,而剩下的细枝末节,虽然占20%,边边角角却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得不偿失。所以scope变大的时候,这种缺点会越来越明显,难以handle更多的事情。

站在老板的角度看,发现对方处理起来已经有些吃力的话,下次也就只会加到这个度,不会再多加一些更难更复杂的任务,或者加的速度慢一些,其实成长就会相对应地慢下来。

就像念书时候一样,老师教奥赛题,一般都会把题目分好多层级,一点点往上加难度,加到大家都觉得有点难,消化不了的时候也就停止了,但实际也就失去了更多成长空间的机会。

工作中,老板分配任务其实也像老师一样,因材施教。如果总是抱怨老板为什么总给自己重复简单的活,先想想自己是否眼高手低,自己是否表现出了可以take更难任务的潜质,上一个级别的任务是否完成的足够好了。

所以总的说来:

  1. 学会放弃,接受不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2. 权衡事情优先级,做重要的事,做好重要的事中的核心环节,抓大放小。

  3. 偶尔有意识地抽离出来,看自己是否过于纠结细节,是否有必要。比如会议上,大家常常会讨论某个点过于细,纠结与某个message如何传达或是一些实现形式,而忽略了大方向上的框架都还没有定呢,非常耽误效率。

本文出自 Stacy职场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