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Do the right thing, in a right way

作者:Stacy 分类: 工作技能 发布于:2015-12-10 23:58 ė1885次浏览 60条评论

前些天发现有新来没多久的同事,提交文案时用了一些不符合新广告法的词。小A看到了,随手就给指出来了,同事有点不太理解,这个好像也还好啦,别的公司也在用,没那么严吧;小A开玩笑说,还是改了吧,有的公司可以用,我们这里不能用,因为外企啊,要先罚的话也是罚我们啊。

在外企,通常强调do the right thing in a right way,要正确地做事。甚至于,有时候,正确地做事,要比做正确的事情更重要。这是工作几年潜移默化形成的意识。

In a right way, 正确的方式,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合理的流程,另一层是做事方式要注意合规。但这恰恰也是外企被人诟病的地方,因为流程多规矩多,认死理,任何事情都要层层审批,往往反应很慢,所谓船大了难调头。公司的法务部也非形同虚设,是个有极大实权的地方,很多时候各种方案,到legal那里一句不行,就得返回重新改。

但公司规模越大,人越多,越难以用简单粗放的方式管理;比如小的创业团队,一人兼数职,想到遇到什么问题大家就面对面快速讨论解决;但不要说上百人,仅仅是二三十人的团队,就必须得各自分工各司其职,才能高效完成更大的业务量。流程也是如此,虽然有其弊端,但风险平摊到了每个环节,不至于出现大岔子。

很久以前,在实习的时候,小A就意识到,同为两家很牛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在制度流程的意识方面有很大的差别。

国内这家,虽然是三大巨头之一,很多事情的做事方式,往往没有一套固定的流程,一般都是领导决定怎么去做,所以如果领导不够smart,有时候效率就不高。另一方面又因为没有固定的流程,比较灵活,改变起来很快。

当时所在的组有一部分工作是给新员工办理入职手续,每次好几百人集中办理,收取各种表格复印件、离职证明、社保、合同等一堆材料。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直接让员工排队,然后走过一遍不同的桌子前,分别交不同的材料,也是流水线工作,看上去貌似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每次排队的状况就相对比较混乱,收取完的资料也要人手分门别类,大家都手忙脚乱。常常要办理到下午一两点。

后来部门来了个新的经理,外企出身。看过一两次入职现场之后,在办理入职流程上,只改进了几点,就让效率大大提升,基本11点多大家就能收工,所有新员工也无需等待很久才能拿回自己的材料。其实现在想想,无非就是人员分批,材料分类,每一批材料统一集中处理,避免多次切换处理材料而造成的人员和精力花费。

那是第一次对流程有了切身的体会,起码不用饿着肚子办入职手续一直到一两点了。

另外一家是外企,一直是某个行业的佼佼者,对规章制度尤为热爱,新入职员工仅仅是完成关于公司文化、流程制度、反贿赂、合规方面的在线课程,就要花费很多小时,每年还时不时收到要求复习这些规定的邮件。一开始其实小A是不明白这种课程到底有什么用,是否仅仅出于形式。

现在这家公司,也是这样做的。其实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保护了公司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保护了员工。保护公司的利益很好理解,为了避免公司惹上麻烦,那保护员工一说呢?比如总是在强调的反贿赂制度,其实真的听说过一些公司的员工,利用职能之便,受贿被告上法庭的事。类似的事情不仅出现在外企,一些民企也开始这么做,出差的话你可以在budget范围内订最好的酒店,但是不能不住私自找发票报销补贴,发现了就开除。这些往大的方面说,属于integrity,外企尤为看重这点。

不断地灌输做事靠流程,做事要合规的观念,逐渐心里就会有这样一种意识,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会思考是否有更有效率的方式或更优化的流程?这样做是否得当、会有风险吗?毕竟做事应不仅考虑眼下的事情,而要看到前端后方整个局面。

脑子里总有这样一根弦,所以常常自我调侃,咱们都是一群带着脚铐跳舞的人呐。

本文出自 Stacy职场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