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那些年实习教会我的-咨询篇

作者:Stacy 分类: 初入职场 发布于:2016-5-26 11:03 ė3418次浏览 60条评论

组里新来俩实习生小姑娘,意识到现在是5月,临近暑假,又有一大波小盆友开始奔波在找实习的路上了。


工作之后已经很少想起实习时候的那些事情了,顶多会在听到某家公司名称的时候,心里会隐隐泛起一丝亲切感,想起一些遇到的人,周围好吃或不好吃的饭,以及没完没了要整理的文档和让人压力山大的cold call。


虽然现在回想起来,作为实习生时候的工作,大多是琐碎重复的,有的甚至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多亏了当初在各行各业的不断试错,才让我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往大了说,那些实习经历,让我开始对这个世界、社会、商业如何运作,有了最初浅的认识。


对个人来说,那些实习也是一种自我探索,让我清楚了自己在不同压力下的表现和状态,看到了更多面的自己,逐渐弄懂自己更喜欢什么,在意什么,适合怎样的工作环境和节奏。


所以后来,在很多场合,无论是公开分享还是私人闲聊,我都会和还没有工作的小盆友说,在校期间的试错成本小,有机会的话尽量多做一些不同的实习。实习意味着,life gets real.


(一)

本来想按照时间顺序逐篇写不同的实习经历,但最近刚看完《哈佛制造》这本书,决定先写这份咨询公司的实习经历。书中讲述了MBA的学生毕业之后,大多首选华尔街投行等机构,然后是咨询,剩下百分之二三十再去科技/零售/NGO等公司组织。


书中有不少关于咨询的只言片语,我也顺便回想起了那段实习。我的很多实

习中,数咨询这段最特别。难度上,要数比较难找的一份实习了;时间上,可能是我所有实习经历中最短的;就经历来说,可能也不是那么愉快。


说实话,因为本科在一所普通重点高校念的,那个年代(一下就暴露了年龄)资讯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唾手可得,周围也基本没有这样的气氛,所以对咨询知之甚少,加上那时候一心扑在翻译上,并没有考虑过其他任何出路。


通 过免试推荐考试逆袭进入学校,发现自己不适合做翻译之后,找各种实习,才真正开始接触了解咨询行业,每次去各种咨询沾边的宣讲会或是经验分享会的时候见识 到各种人山人海,渐渐知道了虽然知名咨询公司大多只接受北清复交的学生,但即使对于清北的童鞋来说,进入知名咨询公司实习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更何况对 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的一个文科专业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前两年,没怎么想过能去咨询公司实习,也几乎没怎么准备,也没有先从其他小的咨询公司入手积累经验之类的意识,做了很多其他的实习。到研二快结束,准备校招的时候,才正儿八经拿起一些Case in Point, Ace Your Case一些书看,准备案例。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到书中案例时候的想法,对于我这种没学过统计或是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人来说,还是挺震撼的,像是打开了一扇门,接触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案例是纯英文的,所以早上起来看一个小时的案例,顺便读读英语,看多了发现逻辑都是相近的。都是从目的出发,逐渐缩小问题范围,define问题是什么,一步一步把问题break down,转换成一些已知信息的利用。


(二)

到研三上学期准备开始找工作的时候,看到一家知名咨询公司在招part time assistant (简称PTA)的时候,就寄了份材料过去,准备的材料对于实习申请算是比较复杂的了,除了简历,还需要成绩,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两周之后的一个晚上,听完一个宣讲会回宿舍的路上,接到HR的电话,约晚上8:30到9:30之间进行电面。当时心想真不容易啊这一行,没听说过这么晚面试的,连HR晚上7:30都在工作。

晚 上9:00左右,接到了电话,对方是一个温柔的女咨询师。简单自我介绍和行为性问题之后,就给了我个mini case分析,关于罐装啤酒的。心下想着这个好办呀,但对方说不要从consumer的角度分析,要从supplier的角度分析。天知道我当时对顾客和 供应商压根都不知道是什么!

 

Case倒是思路清晰,很快就给了面试官想要的答案,分析完还觉得意犹未尽。接下来又是模拟打cold call,受一些面经影响,自称是行业协会的,在问了N个不痛不痒周边的问题打算找出相关量自己计算数据之后,终于问到了点子上。

 

面试官人很nice,很耐心地给我讲了下cc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原则,比如应该直接告知是咨询公司,不要谎报身份去拿数据。虽然后来发现在实际工作中,这条全是bullshit,没有咨询顾问这样操作。


(三)

电面完觉得挂在cc上了,但是10来分钟的电面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觉得很新鲜,和过往的实习完全不同,而且得到他家电面说明简历做得还是不错的,也挺开心,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之后就忘了这事儿。


结果有天中午接到说话软绵绵的HR电话,说过了,这两天有个case比较紧急,你下午ok的不啦?虽然我告诉她下午还有个面试,但激动的心情冲昏了大脑直接say yes,她估计也一时半会找不到别的人,就找了我,和我说稍后我的supervisor会联系我。


20 分钟之后,接到个香港的来电,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找到纸笔,对方已经在跟我讲case的背景了,听了十来分钟手忙脚乱基本什么都没听懂,只听到了每一个点的 总结部分。然后我淡定地根据后两点大致明白了他前两点讲的什么,再跟他确认;接着他说我发个邮件给你,你看到了吗看到了吗看到了吗?


我一边夹着电话边问他问题边记录,另一只手抓ipad刷邮件。帮我详细过了一遍问卷之后,他说按照行业top100,从6开始打cc吧,积累几家数据,然后50和80名排名公司打,听到之后几乎眼前一黑。


除去下午三点因为面试,supervisor分别在一点、四点、五点的时候联系我。现在想想对方人倒是很nice,在得到了相当少数据反馈的情况下,对我还保持了极大的耐心,让我第二天早上9点开始继续。


一天半就这样被夺命连环call分割成了若干时间节点,除了压力大意外,打电话时也很头疼,说真实身份没有人有耐心倾听,也没有人有义务告知一些公司内部的信息,另外虽说是行业Top 100,基本20之后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公司了,很多网上都难以搜到电话。

略去了时而淡定时而烦躁的若干个小时,手机又响起了。我尴尬地表示木有数据,木有数据,木有数据,对方也很郁闷,终于松口表示,先不用打了电话了,自己想想别的方法。


虽 然之前有心理准备,知道打杂的内容,还是觉得hold不住了,神经在cc和正常的生活还有各种面试之间拉拉扯扯要分裂的感觉。下午收到邮件周六要去公司报 到orientation,开始犹豫要不要去。但出于对咨询的好奇,以及想知道supervisor指的“别的方法”是什么方法,还是去报了到。


(四)

邮件中写明了去公司那天的dress code是business casual,到了公司发现大家都人模狗样的穿得很正式,正式中又带着一丝随意的那种。

 

Orientation被分割成了若干个部分,公司简介,项目的简单构成和流程,数据的获取,以及如何做表。时隔多年,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咨询师匆匆忙忙进来,做的excel的培训,各种快捷键满天飞,各种分列、去除重复、统计的功能。


当时的我大眼瞪小眼,下手不知道该怎么记,内心开始无比不安,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难以学会,看着其他人淡定或者故作淡定的样子,一下午如坐针毡。

培训结束之后,十几个人一起去吃饭,大家聊起来,各种相关的实习或是金融会计专业背景,就我一个误打误撞的学文学的童鞋。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男生听到我的专业是文学之后,提起自己特别喜欢的一个作家,问我喜不喜欢。作家很小众,我挺惊讶,这群人真是兴趣广泛。隐约记得是英国作家,于是搪塞过去我没有看近现代英国作家的作品。
 

(五)

正式上项目,刚来第一天,supervisor问了我的背景之后,脱口而出。“靠,给我安排个什么都没做过的人啊。”我一脸黑线,对方补充“没事,上手挺快的”。


项目上有三个小盆友,分别打电话收集信息,每天被分割成了一小时一个时间节点,每小时update一次进展,洗手间都没时间去。


中午会被抓到会议室做会议记录,supervisor和自己的上级打电话汇报,到了一点二十,想起来什么似的,“你还没吃饭吧,给你二十分钟赶紧吃饭去吧”。我冲下二十多层到楼底的商区要五分钟,扒拉完饭七八分钟,再花五分钟回到办公室,一直继续耗到十点。


持 续了一些这样的日子,我更加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咨询。虽然PTA接触的是杂活和正经分析画PPT不一样,但supervisor的那种焦躁的状态,让我难以 说服自己。好几次在和我们发完牢骚或者发完火之后,和我们道歉,说不好意思事情太多了有点烦躁,自己以前性格不是这样的。


后来我真的工作了才发现,人在压力下确实会变得不像自己,当我负责迄今为止觉得工作经历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的时候,也有抓起电话和别人争吵到了愤愤摔电话的时刻,也有每天压力太大睡不好,人变得脆弱而敏感的时刻。


但是我难以想象的是,日复一日的这种压力。对一直追求生活工作平衡,内心渴望平静安宁的我来说,这不是我想要的。


(六)

除了越发觉得不喜欢以外,也感受到了很多咨询公司、职位现实的一些问题和困扰。


比 如数据和信息的获取。咨询是基于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作出合理的预估和推算得出结论的,但是由于数据库高昂的价格,很多时候都是靠着一帮PTA小盆友打所谓 的cold call去拿数据的。这种数据很多时候掺杂了大量的水分和揣测,并不是很solid,让人觉得不那么安心。在这种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或决策是否可信,是否 能够落地?不得而知。


再说令人诟病的cold call。直接自报家门,别人是不会给出信息的,所以会被教导说“可以作为潜在的消费者去问”,也就是说谎称自己要订多少货,借用一些问题去套对方的话。


例如要估测商家的出货量,就会问,我要是订一万件的话,你们大概几天能fulfill需求?每一次cold call都是一次扯谎的锻炼和智商的挑战,看是否喜欢这种刺激的游戏了。


对于我来说,对待希望做成生意而超级热心有耐心的对方,去套这种信息,心里会觉得有些不舒服,甚至有些难过。而对有的人来说,每一次都可以伪装一个不同的身份,会觉得很刺激。没有道德的高下之分,只是各自的选择不同,喜好不同罢了。


再比如企业文化。我在实习快两个月的时候,收到过一封邮件,大致是发给了一周只去了三天的小盆友,内容大概是提醒工作时长不够四天以上的童鞋需要注意,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就会失去实习机会。


本来这样也就算了,确实应该提醒这种行为,但是这封英文邮件中,HR很不专业地写着:“X公司的这段实习经历不是为了让你们写在简历上,让你的简历看起来更牛逼的,如果有公司打来问我们这段实习经历,我们会如何如何告知对方……”


作为HR来说,上来就直接写这样的邮件,显得很low,僭越了某种界限。你可以提醒这种行为以及可能触发的后果,而不是站在高处去恶意揣测judge员工。哪怕其他员工可以这样,作为HR,很不专业。


所以当时我也没有客气,直接回复:“我觉得你这样的表述让人很不舒服。另外,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实际的操作和贵司声称的诚实获取信息的原则不符,我很鄙视,也不会将这段经历写在简历了,你大可放心。”大意就是,老子不干了。


(七)

虽然这段经历想起来,让人并不是很愉快,发生的一些细节,也并不是这个行业这份工作的普遍现象,但还是让我得以在懵懂迫切想要了解商业世界的时候,得以通过缝隙一窥这样的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


也正是在接触了之后,我开始知道,并不是那个看上去很棒,人人都想要的,适合自己。工作和个人生活成长的节奏,工作环境和氛围,工作带来的直接满足感,公司文化,这些对我来说更加重要。我更希望自己在一个行业扎扎实实做稳,做细,平衡好自己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


也曾经后悔过,为什么当时不能忍一忍,多努力一把,争取做相关的工作,积累经验再跳槽念个B school,压缩成长的节奏。后来工作久了,明白没金刚钻,揽不了这瓷器活,也许能勉强自己去做,但不是最适合自己的。


就像最近重新选笔记本,虽然也在mac air和surface pro之间纠结,但很快还是选择了surface。和朋友笑言,做决策越来越快不用纠结很久了,实际上还是因为更加了解自己的需求。
 

知 道乍看上去,虽然air工业设计好有情怀有格调,但我永远忘不了以前念书时候得到心心念念第一台air的时候,除了开始和后来使用过程中时不时的惊艳,其 实对它打开的角度和office文档之间的切换颇为痛苦,也无法想象现在从windows迁移到mac系统大量的重新适应和学习的成本。
 

在门店体验了surface之后,迅速选择了更加适合自己的;而mac,再次上手的时候,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能够惊艳到我,让我即使知道一些使用的不便还是坚持选择它了。


(八)

那个和我一起接触咨询,更看重它附加的各种各样机会,觉得cc是一种挑战和刺激的姑娘,在不断尝试积累了经验之后,终于在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也比较知名的咨询公司。


《哈佛制造》里一度自我怀疑,思考投行咨询工作意义的那名作者,最终也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媒体行业。


而我,虽然当时说不出来在意什么,但是这两年回头去看,当时直觉帮助我做出的选择,也是我更喜欢的方式。


最终,我们都选择了那个更适合自己的。

本文出自 Stacy职场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