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当一个优秀的菜鸟,就是为了有一天不当菜鸟
前段时间和我带的小朋友米粒进行例行的1:1沟通。
在聊到最近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样的想法之后,米粒同学提出来一点:
“我觉得团队氛围特别好,大家可能比较爱护我,在意我的感受,所以都没怎么和我提过我的缺点。但实际上我还是希望有什么缺点能够直接说出来,这样我也好改进。”
米粒是个常常自省的姑娘,教她做事方式的时候,举一就能反三,细心又靠谱,也没有职场新人可能会有的玻璃心,所以进步得非常快,也会在未来让她承担更多的职责。
她说起这点的时候,我也正好给了一点我观察到的反馈:有时候分配新任务给她,她会顾忌太多思前想后,在旁人看起来,有点畏难的情绪。
我也比较好奇,询问了下原因。米粒的回答其实也代表了一部分职场新人的心态:
“每次新的任务交给我的时候,内心会想要衡量一下这件事我能不能做好,才接手。我可能比较担心这件事情搞砸了影响大家吧。看每次你们在面对老板分配新任务的时候,都是直接回答'好的没问题'。”
不只是职场新人,哪怕工作有些年头的人也会在一些大的项目前打退堂鼓,觉得“这行不行啊,搞砸了怎么办,要不还是推了让领导安排给那谁谁谁做吧。”
我决定借机和米粒分享一个学习曲线图:
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技能,如果保持学习,理想的情况下技能是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长的。
实际情况中,学习曲线其实并不是一个一直向上的过程,而是在接触技能的一开始急速飙升,在继续提升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当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会面临一段时间的调整期,俗话我们叫做平台期或者高原期,认知学习中这个叫作learning dip,就是图中红色短线划出来的地方。
在这个小低谷的阶段,你会发现技能或者认知没什么进步,甚至会有些倒退,不如之前状态好的时候,但在沟里趴了一段时间还没有放弃努力的话,会逐渐走出来,攀上第二个小高峰。一条完整的学习曲线实际上是有无数个这样的小高峰和小低谷组成的,而不是上图截取的一段这样简单。
这和米粒的经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和她分享了一下我的观点:
1. 尽早做,获得职业生涯早期认知自己的机会。只有做自己没有完全把握的事情,才能知道缺点在哪里有重点地提升,也能够比别人更快地成长。
上图中红色蓝色曲线是相同的,但蓝色曲线开始得比较晚,所以在T1时间节点上,红色曲线已经处于平台反思阶段,蓝色还在学习;在T2时间节点上,红色曲线已经走出低谷,但蓝色刚开始经历这个阶段。
所以尽早开始,不然同一时期的其他人进行到下个阶段了,你还停留在上一个。
2. 哪怕在新手阶段能犯的错误全都犯一遍,也好过过了这个阶段之后犯一两个致命错误。
大多数公司对新人都是包容的,有的公司还流传着如果没犯过某方面的错误就不算从新人阶段毕业了这类玩笑。
我的一个朋友,文科背景之前没接触过任何数据库语言,在他们公司工作了小半年俨然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大家遇到这方面问题都会去请教他。说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他也只是在刚入职阶段比较闲学了这个,遇到了几乎所有不同类型的报错,但在新人阶段也没什么影响,从此技能值迅速飙升。
3. 职场里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很难说得清,抓住机会全力以赴。
有时候很难说是因为一个机会成就了你,还是因为你抓住了机会。如果错失一些机会的话,没有展现自我没有提升下次就更没有机会。
当你在犹豫只有70%的把握能做好时,总有那些其实只有50%把握能做好的人跳出来说我可以。哪怕他们接受了之后同样也是焦头烂额屁滚尿流险些完不成,但你们的成长曲线从此大不同。
4. 任务分配给你的时候,是已经衡量了你的能力和潜在的风险的。
这其实也是一种信任,把你和老板拴在一条绳子上成为了一条绳上的蚂蚱。对方会比你还上心地督促着你(除了真是心大的老板),带着你交付一个满意的结果。
所以尽管放手去做,只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及时确认,结果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再说真搞砸了,还有老板顶着呢。
当然,当一个优秀的菜鸟,是为了有一天不当菜鸟。
一些加速告别这个阶段的建议:
找到一个觉得工作做得不错的同事,琢磨对方的思路意图,模仿类似事件的处理方式。提供更高的价值产出,同样都是在做日常的工作,有人只是在做,有人想到了整理归纳,而有人思考源头上这件事值不值得去做。
不过,在告别菜鸟生涯之前,不妨心态上先摆脱菜鸟心态,自信接手任务。当老板分配任务的时候,面临的答复一个是“好的没问题”,另一个是“让我想一想”,哪个是更加成熟的职场人呢?哪怕这种自信是装出来的,但边装边做边成长,慢慢地就真有了。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新的一年,不当菜鸟!
(P.S 被多人吐槽排版太冷峻不好看不专业,我... 这版挺暖的,有批评的建议的我再慢慢调。——每一次排版都要折腾到半夜,困得眼睛睁不开,睡去了)
本文出自 Stacy职场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