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分享这两年配置保险的过程,附15个常见问题

作者:Stacy 分类: 生活方式 发布于:2020-1-31 23:26 ė802次浏览 60条评论
上周的文章里写过,理财的金字塔,最底端是保险,起到人生兜底的作用,对冲一些风险。(戳:你所向往的退休生活,也有可能是老年破产

今天写这篇拖了很久的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两年配置保险的过程,以及我总结的一些常见问题哈。

 

我的配置过程

2016年底,我计划给自己买保险,看了一些书之后买了意外险。本来想再配置重疾和寿险,觉得有点贵,就想着等手上钱多一点再说吧。(和许多人的理由一样)

后来这份保险因为我被猫抓,打狂犬疫苗出险了。由于公司也配置了补充商业医疗险,所以我也报销了。以前觉得保险公司理赔肯定很复杂,那两次都非常快捷,改变了我的一些印象。

2017年底,我成家了,觉得成家了不能再找理由往后拖了,自己也不懂,就在网上找了代理人,帮我和大喵配置了寿险、重疾险、医疗险。

我查了我们公司给员工买的的补充商业险条款也不错,所以我少花费了一些,我和大喵两人寿险和重疾险的保额做到了各50w,医疗险买了一年期的。

其实当时她推荐我更高的保障额度,但当时我也是心疼钱,觉得还是先少一点吧。但觉得保额确实不高。

2018年底,我们出去旅游我看到一个朋友发的朋友圈,提醒大家做好保障。我顺手回复了一句,然后我们聊了很久,我发现他研究得很多,也给了我现在的方案一些建议。所以我在旅游的时候,就开始做功课要升级计划。

2019年初,做了很长时间功课,我升级了保险计划。考虑到我们现在的收入比之前有提升,家庭责任更重(新增的房贷),我们是双经济支柱家庭,所以根据我和大喵的收入比例,额度都同时做了提升:

寿险加起来大概是房贷的金额,重疾险也从原来的50w各加到了100w(包含了定期&终身,单次赔付&多次赔付的组合),医疗险也选了可以6年保证续保的。

回顾一下我的配置过程,我觉得还是有一些遗憾的,并不是非常完美。比如,早一点配置,花费也会更少一些;或者早点意识到保险的属性,就会有更高的性价比。

 

一些常见Q&A

我升级完保险配置之后,和几个朋友说了这件事。17年底我就提醒她们,结果一问到现在都还没有配置基础的。我也有点为他们着急,真的。

这几个朋友,有的可能还年轻,感受不到,但我这两年发现,渐渐地身边已经开始有买不着保险的朋友了。

这几个朋友和我聊天时,有许多关于保险的基础问题,很有代表性,我整理了一些,供各位参考。

Q1:我现在没有什么多余的钱,等过两年了再买吧?
A:保险其实是个多次配置的过程。年轻时收入少,可以先买保额少一些的保障,之后收入提升了,再升级,这样多次配置好过裸奔。买得晚,保费更贵。同样的钱年轻时买,能买更高的保额。

Q2:我要买了,之后没有出险,费用还会返还吗?
A:保险有分消费型、储蓄/分红型。消费型是说,如果没有用到这份保险,钱就当白交了;储蓄型是指,如果没有用到,有的会返还金额。看上去很好,但通常储蓄型保费贵很多,再就是最后返还的钱算下来不如银行理财利率高。

Q3:消费型、储蓄/分红型,哪一种适合我?
A:如果你想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杠杆,建议消费型保险。其实保险的属性就是帮助我们抵御风险,所以如果要理财的话不如研究研究别的理财工具。

Q4:保险种类好多,我该如何下手?有购买顺序吗?
A:保险方案其实是一个package,不是单纯地买一个保险产品就好。一个比较完整的方案包括: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寿险。在每一类下选择一款好产品,性价比高于买一个大而全的保险产品(比如大而全的某某福产品,保费高保额少)。

顺序参考上述顺序。意外险几百块就可以配置百万的保额,可以先配置这个。重疾发生概率较高,治疗费用也比较高,所以排第二。医疗险作为社保的补充,寿险针对的是主要是承担家庭责任的经济支柱。


Q5:我买了医疗险,还需要重疾险吗?
A:医疗险现在动辄几百块钱能买三四百万保额的,但医疗险仍然不能替代重疾险。主要区别在于:
1)医疗险多是短期一年期产品,如果身体有问题,这次出险了,但下一年也许面临无法续保了。重疾险则是长期的保障,而且现在市面上有一些多次赔付型的不错的产品,就避免了生病之后不能续保的问题;
2)医疗险实报实销治疗合理费用,也就是说自己要先行垫付,而且判定不合理的治疗部分不给报;重疾险是确定了保险合同中约定的疾病就给付,不限制你拿这笔钱如何治疗。如果额度高,去掉了治疗费用剩下的可以当作误工费用,有一些生活保障。

Q6:我买了意外险了,还需要寿险吗?
A:意外险这两种情况是没有赔付的:疾病、自然死亡。这两种是寿险的主要赔付类型。寿险主要是赔付给家人,所以和家庭责任有关。

Q7:我先给父母/孩子买保险,之后我再买吧?
A:买保险不是尊老爱幼。还是要回到保险的属性来看这个问题,买保险是为了对冲人生的风险,保险和家庭责任有关,所以应该先给家庭的收入支柱买。举个极端例子:如果只给孩子买保险,大人不在了也没有给孩子留足保障。

父母年龄大了,身体可能也有小毛病,所以适合他们的保险真的不多。再就是他们这个年龄,很容易出现保费保额倒挂的情况,也就是因为年龄大保费高,算下来比保额都高了。

这里也建议虽然还单身,但是也已经工作了的年轻小盆友,不要还有一种错觉,把自己当小孩看,觉得父母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所以自己不用考虑。他们毕竟要退休无法养你一辈子啊。

Q8:买多少保额合适?
A:上面说了,保险和家庭责任有关,所以保额,要考虑到家庭背负的房贷、车贷,不至于最糟的情况被迫卖房子。所以寿险额度要cover贷款,子女教育金、老人赡养费。重疾险额度考虑到治疗和误工费用,大概年收入3-5倍。意外险可以参考年收入10-20倍,意外险和医疗险费用较低,可以直接购买。

Q9:花多少保费合适?
A:上述说了保额,但也要考虑收入情况。一般来说保费占收入的5%-15%,家庭可以高一点,10%-15%。

Q10:买定期买终身?
A:定期指的是保到一定年龄,终身指的就是字面的意思。当关注一款产品,进行保费试算的时候,你会发现终身的保费贵不止一点半点。

如果追求保险最大的杠杆,那就定期,保到60或者70岁。因为年轻时候我们身上还有房贷、子女教育这些压力,到老了贷款也还完了,家庭责任不多了,也有一些积蓄了。

如果追求保终身,那可以搭配着定期的组合,因为如果全选了保终身意味着,花同样的保费,保额的保障做不了太高。

Q11:买保险都有健康告知,可以隐瞒我的身体状况吗?
A:虽然个别代理会说有“两年不可抗辩期限”(隐瞒病情两年之后有问题可以赔付),但最好不要这样。在核保时,如果发现之前健康告知不实,保险公司是可以拒赔的。

Q12:那如果身体有小毛病,该怎么买保险?
A:身体有一些问题的,不意味着不能买。有的产品可以除外承保(现有的这个小毛病以后有问题了,不赔付),有的则可以加费承保(多交点钱,正常给你保),有的则可以正常以标准体投保。

每家产品不一样,很多产品网上可以智能核保。一些小程序中也有“线上预核保”的功能,看自己适合的有什么样的保险。如果情况复杂,可以和客服咨询了解邮件核保。

Q13:大保险公司v.s小保险公司产品、费用?
A:首先不用担心保险公司破产的情况。我国法律规定,万一保险公司破产,保单不会作废,会转给其他保险公司。如果没有接盘的公司,银保监会制定一家保险公司接受业务,接受转让的公司,必须履行被保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再就是,“小”保险公司不意味着理赔更加困难。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查之前各保险公司的理赔案件的一些数值,包括理赔时间,理赔率之类的,有详细的排名,看了之后发现并不是大公司就好理赔小公司就理赔慢。

最后,有时候产品费用相差多,和每个公司的策略也不同。有的喜欢利润留多一些,有些愿意少留一些。不意味着贵的那个保障更全面,还是要看具体产品条款。

Q14:我之前买的保险停售了,怎么办?
A:保险是会出现停售的情况,有很多原因。不过买了一款产品,只要还在合同期内,即使现在不在售了,但之前买的还可以正常续保。(所以二月底我赶着网红产品“守卫者1号”下线前赶紧给大喵配置了,好多人都是在那时候买的)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些以前短期的医疗险也开始保证5年可续保/6年可续保了,因为续保这个是个竞争优势,真的还挺重要的。

Q15:香港买保险?
A:前些年好多人会去香港买保险,因为产品有优势,比如有的分红险利率高(现在没那么高了)。但近几年,国内出了许多不错的好的保险产品,所以去香港买保险的优势没那么明显了。在香港签单、后续的理赔问题,如果不是经常往来香港还是会有些不方便。如果要是土豪财富传承之类的估计还是香港合适吧(这方面不了解)。

 


在我研究保险,逐步升级自己小家的保险配置的过程中,我很感慨的一件事就是:小时候看着爷爷奶奶、爸妈为家人配置保险,现在我自己也成家了,规划自己的人生和生活。


这是一个有点奇妙的过程,觉得自己成熟了、承担家庭责任了、开始规划未来了。他们守护了我这么久,该我来守护家人了。


虽然现在我和保险平台合作,写这篇文章免不了有推销的“嫌疑”,不过这篇文章是我早就想写的(也是因为我提到要分享自己的保险配置心得他们看到才联系我)。这两年我提醒了周围不下十个朋友(我真的很唠叨),并且好几个都意识到了抵御风险的重要性,做好了配置。


和周围朋友说过很多遍,也还是想在这里再和大家说,不要仅仅看当下,要看长期、看以后,未雨绸缪。


这话可能算是我的人生信条了,我一直按照这个原则生活。这句话不仅适用于配置保险,也适用于很多其他的事情。你说呢?


本文出自 Stacy职场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0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