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司机告诉我买房如何省了30万...
车主A,家附近小区的。他说他去年换房子的时候,经常请中介吃饭,所以后来买房子的时候中介小哥有些还没放出来都房子都第一时间联系他,谈判的时候挺向着他,帮他谈了不少价格下来,卖方也没那么计较价格,所以他最后买的房子比市场价便宜了三四十万。
为什么这个事情让我印象深刻?我周围听说买房子的,基本都是中介各种交通接送,有时候到了饭点中介还会掏钱请客吃饭,但这个人正好反过来,没有把中介仅仅当做服务提供者,对对方也有所付出,所以对方也愿意帮他。
车主B,同一个小区的,北京土著。他住在这里是因为家里房子拆迁,暂时住这里。分了四套房子,两套一居两套两居,大几百万现金,过几年交房。他问我的情况,我说我每个月按揭,要还25年,对他来说就觉得不可思议。
他说那你要以后怀孕生孩子岂不是还得上班?听起来好辛苦啊!我说啊?我周围的人都是这样的呀,即使有人在我看来也是财务自由家里好多套房的北京土著。他说他周围这种比较少,上班断断续续的。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也不怎么好,在家待着天天看电视玩游戏,和社会脱节,挺无聊的。
车主C,律师。和我说情人节在某电商平台上买了花,结果当天花没送到,他多次交涉无果,最后当天跑了很多店才在线下买上花送老婆。他说很影响心情,平台没道歉,他那阵子不太忙,就干脆花了半天时间整理了一下,准备起诉平台,索赔1元钱。
也挺有意思的,我说这种会受理吗?他说会的,就是时间久一点,东西城案子不多,开庭时间快,海淀朝阳多,时间更久,所以他提交在了东城。
车主D,旅游行业。我们聊到旅游,订酒店,他和我说起了大数据杀熟的事情。有次一个客户问为什么自己在booking上查比他发的报价要便宜,他让对方把截图发他,果然差了不少,应该是他工作需要搜索比较频繁导致都。
之前我知道打车会杀熟,但没想到订酒店也是这样。所以听他说了之后,我在订酒店时就先不登陆,在电脑上查好之后,在手机上直接订,避免频繁地搜索导致价格升高。
除了这个还有tips,微信理财通上的会员,订booking上的酒店可以返现,不同级别8%-11%不等。特别划算哈哈哈。
车主E,住家附近小区的北京土著,我搭过好几回他的车,他在童星经济公司工作。这个工作之前我还真一点不了解,他们主要做的是包装小朋友,给他们培训,并且提供一些机会登台表演。很多家长在这方面一次都十几万地投入,令人咋舌。
工作之外,他玩杀人游戏、狼人杀之类玩得很好,也经常开直播,也是从他这里我才知道,原来这两个游戏也有直播,还不少人看。他给我讲了一些游戏的推理和策略,不明觉厉。
他也挺神奇,年纪轻轻却有不少经历,说前几年和朋友去澳门玩,第一次去赌场,赢了十几万,没有见好就收,又输了不少,想着再玩几把赢回来,最后却输了五十来万,所以回家之后决定再也不碰了,老老实实上班。
车主F,做汽车行业咨询,话不多。我问他现在咨询行业怎么样,他说还好,但确实没有以前景气了,不过加班也没有以前多了。
车主G,建筑行业设计师,和我是同一个省的人。从他言语之间判断应该是公司高层,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和我说他们工作也还挺辛苦的,中国这边总部是个亚裔的五十多岁女性,工作起来比他们还拼命。
他和我讲了一些90年代房地产行业的一些事情,他也正好赶上了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时代,攒下了不少家当。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现在这个年龄也还挺拼命,而且工作中也要保持学习,比如现在都在做智慧楼宇,他也在努力跟上时代。
我还是很喜欢生活中相遇的各种形态各异的灵魂,哪怕是窥看到那一点点他人在面对你这个陌生人时不经意掀开的真实片段。
当我们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往往会限于自我构建出来的一个狭小圈子,在这个圈子中的人有着相似的学历背景、生活经验、消费习惯。
而我们也会越来越习惯于在这样的圈层假象中误以为所有人的生活都本该如此,从而丧失了本该有的对生活的好奇和向外探究的欲望。
所以,下一次,拼车或者外出旅游时,或许可以暂时放下手机,哪怕小心翼翼得寻找话题,哪怕最后仅仅只是一场尬聊,总还是会让你有机会看到一点“他人的生活”,拆掉一点我们自我构筑的无形的墙。
本文出自 Stacy职场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