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缺一个老板”“不,你缺的是学会承担风险”

作者:Stacy 分类: 上下级关系 发布于:2020-2-1 17:36 ė1416次浏览 60条评论

米粒同学有阵子有点抓狂,她的老板离职了 ,所以她暂时接了她老板做的一些事情,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补上。工作量短时间内激增不说,心理压力也很大。


她跑来找我倾诉,我给她出主意,你不是还有实习生吗?可以让实习生帮你再分担一点工作呀。


她摇摇头,觉得事情多点也没什么,苦点累点,但一些事情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决策,还怕万一这么多事儿错过什么,漏掉什么。


她总结道:“我不缺帮我干活的人,我缺的是一个老板,能够帮我顶一些事儿,有什么事儿我可以和Ta讨论。”


我直截了当:“你不缺一个老板,你现在需要的是成长。”


 


我问米粒同学:“你害怕什么?”

她想了想说:“怕犯错。”


我:“你平时很认真,真要是犯错了就犯错了,能怎么样?”

米粒觉得无法接受,“我交付的事情是我的口碑啊,事情要是因为我的原因弄错了,我的reputation不就没有了?”


我:“有这种想法特别好,说明你真的很珍惜自己的羽毛。但今天要说问题的另一方面,我们都会犯错,人不可能一直不犯错啊。我们可以尽量通过认真检查,做好事情,来降低犯错的概率,但如果仅仅因为怕犯错,那就只会陷入到‘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保守局面里,学会怎么样应对犯错,也很重要。”

米粒:“......”


我:“你现在是自己做事情,你的犯错概率假设是1%,但以后你带团队,哪怕两个人,团队犯错的概率也比以前增加了许多,你作为leader,有一天总会遇到这个局面。如果只是不停地和团队说,不能犯一丁点儿的错误,那他们也会变得保守,不敢轻易尝试,承担风险,会影响团队产出。”


米粒不说话了,应该是在思考这段话吧。


 


与其说是学会“应对犯错”,不如说是学会“怎么承担风险”。这是做决策过程中,以及带团队时候的必修课。


我其实也很理解米粒同学的感受,我自己也曾经这样想过。如果工作中犯了错,别人指出来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很羞愧,能心里惦记着这件事好几个星期。


但我从当leader之后,尽管会认真验收工作,总归也会遇到团队小伙伴犯错的时候。我的上级即使说了我,我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面红耳赤了,也学会了快速把尴尬放下。


只要不是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我都觉得赶紧把事情解决,之后找到原因,预防就好了,毕竟大家也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种转变来自于一件事。当时出现了一次工作失误,我有一半的责任吧,当时有别的部门同事把邮件转给我们部门的大boss,她直接转了邮件给我说把这个处理一下,其他什么也没说。


我真的是忐忑了很久,后来才明白,这种身经百战的老板,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严重的诸如公关危机或者是生意出现巨大亏损,都得硬着头皮解决,和这些相比,团队偶尔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又算什么呢?更不要说花时间在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了。


 


有一些适当的容错率,对整个团队来说,大家会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心理包袱,勇于尝试。


这点特别重要,但不少公司或者团队,会缺少这种氛围。尤其是工作出现错误之后,许多老板第一反应就会问“谁干的?”


我之前参加公司管理培训的时候,就被灌输过一个想法,带团队,团队出现问题,不能先问who,要先问how,我们怎么能够立刻先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害怕,大家不敢讲实话,就互相推诿,甩锅给别人,整个团队失去了彼此信任的基础,就很难一起拧成一股绳并肩作战。


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里面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最能说明:


公司A部门接到了有关部门的罚款,A部门不是花时间想着下次如何规避这类问题,反而是想着怎么能甩锅给B部门,然后两个部门下功夫查询历史文档和邮件,想证明这是谁的锅,到底是A部门提出的创意想法,还是B部门提出的需求。


我看了之后是觉得挺吓人的,可能本来是出于对工作的负责,提出了一个还不错的想法或者建议,结果最后出了任何幺蛾子,都要追根溯源“秋后算账”了。


在这种环境下,人人都只会想着自保,能不担责任就不担责任,互相踢皮球,事情很难顺利进展。并且,这样的想法阻碍了大家集思广益帮助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只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发表任何意见。


很有意思的是,有这样文化的公司,事情分工是混乱的、模糊的,但产生负面结果的责任,却要立刻撇清关系,划清界限。


而不是事情分工清晰,出现问题时候,大家作为一整个团队共同反思问题,确保下一次工作磨合更顺畅。


 


当然,前面提到的有适当的容错率,指的是正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包括违背原则性问题,比如商业贿赂或者职场性骚扰这些。


米粒在一个氛围比较好的团队,所以我鼓励她放下一些思想包袱,让实习生帮她分担一下工作。


她要多花时间的,不再是像以前一样自己兢兢业业,怕实习生做得不好所以自己全部做了,而是要多想一想:


  • 怎么能够把现在零碎的事情整合,给下属合理分配工作;

  • 又怎么样来验收别人的工作结果;

  • 如果还有错,该怎么样补救,下一次怎么预防;

  •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团队犯错的风险降低......


至于做决策,也是一样,谁也不敢说自己做的决策100%对,没有人能开启上帝视角,但通过不断练习怎么做决策,锻炼风险承受能力,我们也许能够把做对的决策的概率每次提升1%,所以越早开始就越好。


我也曾经是在类似的时刻接手了团队,并且同时是一个我没做过的事情,一边心里打着鼓问自己能不能做好,一边硬着头皮边摸索边做,同时不能影响团队士气。


但回头想想,那竟是我最难忘的时刻。每一个独立做的决策都要反复斟酌,每一次穷尽方案的过程中也是左右权衡,我的心也在这千百次的锻造中变得强大。


我们曾经都是“米粒同学”,总是觉得自己还需要再成长成长才算毕业,才能独当一面。


但工作中就是这样,没有一个形式上的毕业典礼宣布你毕业了,通常都是猝不及防地,我们被踢出安稳的鸟巢,在跌跌撞撞狼狈的状态下,拼命扇着翅膀。


也许扇了一会儿翅膀之后发现自己还在空中,并没有摔得很惨,才发现,原来你已经都准备好了,只是缺少这么一个时刻逼自己一下。


分享给每一位“米粒同学”。


本文出自 Stacy职场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0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