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剪掉了3张信用卡,只保留了1张

作者:Stacy 分类: 生活方式 发布于:2020-2-1 17:41 ė1030次浏览 60条评论

前几天闺蜜问我一个月在健身美容吃饭上花多少钱。


她说自己洗头健身吃饭这些下来一个月要将近5000,还是在二线城市。再加上其他的随便有的没的买买也就开销上万了。


我翻了翻我自己的记录,和她汇报:

  • 吃饭一个月大概2000,包括偶尔请客吃饭、聚餐(家里买菜基本那位负责,金额不包括在这里)。

  • 健身基本不花钱,前几年在瑜伽馆花了不少钱动作能够做到位,这两年就没有去馆里。家里搞了个小的椭圆机,看电影的时候踩踩。

  • 美容卡搞活动时候充5000块送一些,能用好几个月,平均可能一个月1000吧,没仔细算过。

  • 不怎么在外边洗头,所以没有这个费用。不过我打车多,平均一个月也要1000吧。

  • 最近花得比较少的是8月份,花了4000块,除去吃饭打车基本没什么花费。


我问她平时有没有记账的习惯,她说不记,因为没什么大的支出。我建议她开始记账,就算记账不是为了节省钱,也能清楚自己的钱怎么花出去的,以及现在的财务状况。


因为很多时候不是买大件、大笔支出把钱花没的,就是随手的很多几百块几十块可花可不花的就出去了,以前写过这种叫“拿铁因子”,一杯拿铁咖啡或者说奶茶几十块看上去没什么,日积月累还是挺多的。


 


中午吃饭时候有朋友还说,周围有个工作了很多年的朋友,每个月工资也好几万,也没养家压力,一人挣钱一人花的情况下,只有3万块存款。基本都是每个月购物花掉的。


我其实挺理解的,我以前也挺能花,毕业工作起薪其实不低,但基本都花了。喜欢的包包?买!给家人买礼物?买!今天不开心,买!今儿个真高兴,买!失恋了?买!加班了?买!长痘了?买!......


刚工作时候,曾经我很天真地认为,要是每个月能比现在多个万儿八千的多好呀!但等到了那个时候,我发现仍然还是不够花,因为水涨船高啊。


收入高了,欲望也高了,以前可能买买MK,Coach之类的就开心了,后来可能就变LV,Chanel了。口红以前mac就可以了,后来可能就得Tom Ford了。


不过再过了几年,收入比之前更多了,反而没什么购物的欲望了。现在有时候想到之前一掷千金买的高价面膜、精华之类,真是不理解为什么当时要那样做。


但也有个好处,就是因为之前买过用过,解了馋也就觉得无所谓了,不迷信那些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反而皮肤状态还比以前好。保持心情好,好好吃饭,早睡早起,充足睡眠,比什么都好。


衣服、包之类的也没有以前在意了,喜欢的没什么牌子也买,不喜欢的再打折得厉害也不轻易下手了。


唯一和以前一样,还愿意花钱比较多的地方是体验,而不是物质。体验可能包括旅游、美容、学一样新技能,或者就是单纯的娱乐项目看看剧或者演出什么的。


 


前几个月的时候,我停用并剪掉了3张信用卡,只留了1张。信用卡都是以前有活动的时候办的,想着薅羊毛。


但后来我发现,就是因为我每个月同时刷好几张不同的卡,不同时期还账单,所以对每个月支出没有什么概念,稀里糊涂就花了很多,感觉每隔几天就还一张卡,很混乱。


还有在网上看了哪张哪张卡好,权益多,办了白金卡,但我出门也少,一年也用不了几次,还得惦记着刷多少积分免年费,太麻烦了。


想着薅羊毛呢,反而被羊毛薅了时间。所以干脆都停掉,留了一张用了最久的卡,其他都不用,感觉省了很多事儿。


越来越觉得想做的事儿特别多,时间不够用,所以那些复杂的活动玩法、各类促销折扣算法、什么软件免费攻略,不愿意研究了,在这些方面,该花钱花钱,简单一点,省了多少精力。


 


商家很精明的一点就是把拥有了某件东西和“幸福感”等同起来,但时间久了,这种购物带来的美好的感觉,会随着心理阙值的不断提高而降低。


工作之后我最早自己买包,也就是轻奢的包包,都能开心好长时间,但后来更贵的包,拿到手那一刻刚过,就失去了兴奋劲儿。


反而是做好了一道菜,学会了新的舞步,和朋友一起出去玩,能高兴个好几天。


前阵子在豆瓣上还有微信上有看到不少类似“挑战月开销底限”的活动,大家各种花式省钱,虽然有的过于节省的方式我不赞同,但看到了一些在很用心生活的人,会让人觉得这些美好的小确幸,不是只有买买买才能带来的。


比如和男朋友一起DIY装饰画挂在屋里,或者自己做营养又好看的午饭带到公司吃,或者是在网上打印出来可以填色的画,和孩子一起完成等等。


这些通过自己创造带来的成就感,也许更能持续激发幸福的感受。


本文出自 Stacy职场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0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