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曾diss过老板
有朋友和我抱怨她的老板,应对其他部门的需求时候,不会拒绝,但实际做的时候又希望团队和其他部门沟通这些事情不去做。总这样做,团队的人就有点不太高兴。
恐怕没有人会觉得自己的老板没有槽点。老板不会拒绝的,活多,下属每天过着加班的日子怨气很大;老板情商高会推活的,又会有人觉得没有成长混吃等死选择离开。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老板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吗?这就要说到“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 这个概念了。
根据“自己知道/不知”,“他人知道/不知”,人际沟通信息可以分为四个区:公开区、盲区、隐藏区、未知区。
-
公开区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信息;
-
盲区就是你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信息,比如你自己的缺点,大家知道了不说;
-
隐藏区就是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信息,比如秘密;
-
未知是你自己可能也没意识到的事情,比如自己尚未发现的潜能。
这几个区域不是固定的,每个人的每块区域大小各有不同。不同视窗比较大的管理者可能会有不同方面的问题:
-
公开区大的管理者,整体来说是比较好的,团队内充分沟通,但有时候不该多分享的信息不能全部分享;
-
盲区大的管理者,自己不知道问题但也许团队的人都知道,却不敢告诉他,也许是因为说了对方也是一言堂,听不进意见。
-
隐藏区大的管理者,沟通不足,遮遮掩掩,让团队觉得不被信任;
-
未知区大的管理者,可能应对外在变化上会受到挑战。
所以有的老板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其实是“盲区型”管理者,在这几类领导中问题较大,所以要尽量避免成为这样的管理者。
不过,站在我们的角度,知道了这个沟通视窗的概念,不是为了给自己找理由diss领导的。
我问文章开头提到的朋友,你老板真是一无是处吗?她想了想说,其实老板情商挺高的,平时处理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虽然不直接拒绝别人,但也都能巧妙地化解掉。
每一款老板,都自带不同的缺点。优点和缺点是一个package共同存在,要找到一个完美的老板和找到一个没有任何短板的伴侣一样难。
我曾经有过micro manage的老板A,每次交的作业都打回来改改改,这里调一点格式,那里换一个词,有时候事情多还这样真的是心里憋到内伤。
但后来换了别的老板,又会有时候怀念前老板能够把核心工作牢牢抓在手里,并且很好地保护团队的每一个人。
也有过一个老板B是每天主意想法超级多,每天也是拉着大家讨论——修改——讨论——修改,也是有苦不堪言的日子,但现在想想这个老板很能帮团队争取机会表现,也有很强的凝聚力把大家拧成一股绳。
C老板脾气好情绪稳定,但管理比较松,有的人会借机混日子,对认真工作的人来说心里不舒服;D老板脾气大,要求苛刻,但做事能够雷厉风行快速推进。
这些优点,我也不是当时就能意识到的,常常是换了老板之后,才明白原来老板的好。但抱怨的时候情绪占了上风,就容易忽略他们的优点,直到后来才能够体会到。
带着diss别人的滤镜看什么,可能都觉得别人处处做得不好,却注意不到别人的长处,阻碍了自己的成长。
有时我会去翻翻我的书的豆瓣评分,就会看到这种觉得什么都学不到,别人什么都没有教他的人。比如下面这种:
我的书确实有不足之处,但我只在自序里写了写出书结婚升职的事儿,书里内容都在讲提升职场能力,也绝对不是鸡汤或者陈词滥调,有很多实打实的总结和案例。
书里也写了对大多数人来说,早期做好积累,提升自己在职场的核心能力比较现实可行,分享了我自己在职场成长的第一手经验,有管理团队写报告之类的软技能,也有讲分析数据、一些沟通工具之类的干货,但可惜这样的人,这样的心态,什么都没有读进去。
他说就靠这些能力就能升职加薪,都想面试我的下属了。他还真说对了,我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也真的是这样带下属的,下属也获得升职加薪了。很多关注我好几年的老读者,时不时也会和我分享自己的升职好消息,说从我的文章中学到了许多。
如果真正掌握消化了两本书里写的这些核心能力,职场上起码做到中层是没问题的。
但很可惜,很多人抱着“我都知道,不就是会了这个,不就是坚持做了那个”这样的想法,永远停留在自己给自己编织的美好梦境里,不愿意睁眼看看现实。
很多人看领导,或者看同事,也是这样的心态,“他不就是每天比我早来了公司”,“他不就是做了一个好项目”,“他不就是会和领导搞好关系”......
对于这样的人,嘘,我们就让他继续停留在盲区里吧。
本文出自 Stacy职场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