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体遭遇中等收入水平陷阱

作者:Stacy 分类: 自我提升 发布于:2020-2-1 17:52 ė2445次浏览 60条评论

最近看了一些跨年演讲,知道了有年度经济蓝皮书这样一种东西的存在,是社科院课题组每年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的报告,我买了本2020年的研读。


从这本书里面,结合一些新闻,我接触到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词,本来以为是讲个人的,后来才知道是经济方面的: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左右)后,可能出现两种结果:

1.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

2.出现贫富悬殊、环境恶化甚至社会动荡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后一种结果称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这两天发改委也表示2019年我国人均GDP将首次超过1万美元,所以关于“中国是否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话题也在热议中。


我不太懂经济学,但我觉得这个词,其实放在个体上,也很有启发性。


 


当个体遭遇中等收入陷阱,会是怎样的呢?


有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成长很快,这个时候只要肯下工夫,用点心,认真做好交代的事情,做事靠谱,在一个还不错的工作环境中,回报也会很快很及时。


所以工作之后的前几年,升职加薪的速度都会比较快。每年涨薪百分之30%、百分之50%,没几年薪资翻倍、翻多倍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但到了中层之后,首先是金字塔往上的职位越来越少,竞争也更加激烈,竞争的维度也更加多元化,面临的挑战难度系数比之前一下大了许多,需要的能力也更加多元化。


这个时候的人也许会发现,虽然现在的收入水平比起刚工作的人来说还可以,但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怎么涨薪了。


之后也面临着诸如经济学“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类似的出路:要么持续发展,逐渐摆脱瓶颈期;要么一直在瓶颈期里,随着年龄变大、家庭责任负担更重,走出来的难度也更大。


 


那作为个体我们要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还说说经济学方面的例子类比吧。日本在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花了大约12年的时间完成跨越,阿根廷智利等拉美国家,迄今还没有走出来。


1956—1973年,日本保持了18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迅速走出二战废墟。1973年,在日元被迫升值与石油危机的双重冲击下,日本经济出现首次负增长,这一年成为日本经济的拐点。那日本后来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呢?


在出现拐点之后的十几年里,日本完成了产业转型和升级,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到第三产业,从贸易立国转变成了技术立国,到90年代又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此外,还注意增加经济发展的公平性,控制基尼系数,把握合理的国民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逐步取消企业差别等等。


对于跨越中等收入水平陷阱成功和失败的两类国家,有经济学家总结:能否在这个阶段,通过技术创新等渠道,成功转换增长动力机制、调整发展结构,是跨越的关键。


 


这对我们作为个体有什么启示?


在瓶颈期,多修炼内功,多做自我升级。不要为当前还不错的收入沾沾自喜,或者盲目乐观,沉下心来,学习一些以后未来下一级可能会用得到的技能,但不是不加分辨。


之前社群的小伙伴问我,现在在做财务方面的工作,长期还是想在财务方面发展,她说自己跳槽的时候对方会问到她是否有用过某个财务办公软件。她问我是否应该自己买个版本练习使用一下这个软件?这个方向是否对?


我说可以了解一下,但要想以后成长为一个senior finance manager,一定不是靠用某一个软件用得又快又好。


而是你现在工作中就要多思考,你现在做的报表,背后是什么、能看到什么样的趋势、什么样的机会,你能帮公司节省、控制的是什么?你能起什么样的作用?


只有这些才能帮你抓住成长的核心和关键。


如果只是用软件又快又好,那么当下一个更好用的软件出现的时候,可能你之前这个小小的优势又没了,所以会疲于追寻那些一直在变的表面的东西。


所以我们平时要多修炼那些更底层的能力,比如管理能力、决策能力、思考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了之后还要练,最好能够在工作中找到机会或者项目练习这些能力。


而且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所需要的不同能力,比如这张截图来自于《领导梯队》这本书,从最基础的管理自我,到带着团队把事情做好,到中间的借他人之手做管理,再到更高层把握好方向,在不同的管理阶段,对管理者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



所以,多积累的同时,在思考方面也不要偷懒,这样朝正确的方向积累,坚持做正确的事情,相信时间会给予丰厚的回报。


这也许就是个体跨越中等收入水平陷阱的朴素的道理吧。


本文出自 Stacy职场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0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Ɣ回顶部